一笑就露出大牙齦,被稱為「大牙肉」、「露齦笑」(gummy smile),且被一些人認為是粗魯、不潔的表現。明星容祖兒、小S從前都有這恐怖的「大牙肉」。專家稱,「大牙肉」影響美觀不直接損害健康。導致「大牙肉」的原因很多,要通過檢查確定何種原因再治療。 

 DSC01370  

  笑露牙齦未必不美

  小蘇就是一位被稱為「大牙肉」的女生。她已經工作兩年了,她對醫生說,自己剛上大學時,宿舍的同學就評價她人長得挺不錯,就是笑起來露出很多牙肉,不好看。她自此就開始對自己的「大牙肉」耿耿於懷,直到出來工作後,她決心尋求治療方法。

  口腔專家介紹說,從最理想的美容角度來說,笑時牙齦不外露或只露不超過2mm的牙齦是最美的(歐美的標準放寬到3mm以內),若笑時露出超過4mm的牙齦,就被認為影響美觀了,被稱為「大牙肉」、「露齦笑」。不過,專家認為,露齦笑未必難看,小孩子幾乎都是一笑就露牙齦的,看上去很可愛,有的成年人,即使有露齦笑,只要整體給人感覺美觀,也未必非要改變不可。而且,露齦笑一般只關乎美觀,與口腔健康與否沒有直接關係,因此未必非改不可。但是,「如果他們來矯正牙齒,我們發現有牙齦外露過多的情況,在治療時就會跟病人商量把牙齦外露的情況一併改善,以求更美觀。」

  「大牙肉」成因可單一、可多樣

  「大牙肉」、露齦笑可以與很多因素有關。牙齦周圍除了有牙齒、頜骨等硬組織外,還有軟組織包括肌肉和嘴唇,這些軟、硬組織都可以決定會否出現露齦笑。「露齦笑可能是上前牙長得晚而受障礙導致牙齦包裹比較多,也有可能是上頜骨太長使牙齦長得偏下導致的,也有可能是笑時肌肉牽拉太厲害導致牙齦外露的,還可能是嘴唇太短而使牙齦外露。」專家稱,這些因素也可能綜合發生在同一人身上,那改善的難度就會更大。

  由於導致「大牙肉」的原因不同,因此改善方法也不同。牙性因素為主的可以通過矯牙治療(也稱箍牙)的方法改善;上頜骨太長的骨性因素則需要通過手術來改善;與嘴唇、牙齦因素相關的「大牙肉」,則需要通過外科手術如牙齦修整術來改善。這需要先做檢查來確定,包括醫生目測和量度、X光照相和模型。

  據介紹,重度的「大牙肉」、牙齦外露多因上頜骨太長,由於是骨骼的問題,需要開刀做手術,將上頜骨上移;中、輕度的「大牙肉」、牙齦外露,不少是牙性因素所致,拍片可發現上牙較長並向下生長了較多,有的還影響了下牙的生長,治療時就要通過外力作用將上前牙向上、向後牽引。

  新設備便於對付輕中度「大牙肉」

  「99%的牙性露齦笑,可以通過恰當的矯牙改善露齦笑。」專家表示,矯牙通過口腔內的牙齒互相作用,達到使牙齒平齊、減少牙齦外露的目的,小部分人則需要矯牙的同時通過外來的微種植體來保證效果。所謂微種植體支抗,就是在頜骨內種植直徑1.5mm、長9mm的微螺釘,使用拉鉤牽引產生的持續而輕的力,將上前牙向上、向後牽拉,久而久之達到改變上前牙過長而導致的露齦笑、「大牙肉」。

 

  「這在以前是需要在頭頂套一頂『帽子』(headgear),在口外安裝支抗裝置很難看,一天還要戴14小時以上,一般人堅持不了。」專家說,代替這種口外支抗的微種植體支抗是近5年來日本、韓國、歐洲國家使用的一種輔助矯牙技術。因為治療中需要結合牽拉上前牙和咬合排列,治療時間一般為1~2年。由於微螺釘很小,植入簡單,正規操作下不會有感染等問題出現,但對技術有一定要求,不宜隨便做。另外,微種植體支抗也不是所向披靡,它對超過4mm的重度「大牙肉」效果不佳。而且,由於人長期形成的口腔環境和習慣,可能讓矯正的露齦笑一段時間後複發,因此矯牙後常年戴保持器是很必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崇愛牙醫 的頭像
    崇愛牙醫

    崇愛牙醫診所(資料重建中,歡迎新舊朋友)

    崇愛牙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