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occlusion |
人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而引起的牙齒排列不齊、上下牙弓關係錯位、上下頜骨位置或大小異常及牙頜與面顱關係不協調等畸形。簡稱錯颌,又稱牙頜畸形。不僅影響美觀、顏面發育和口頜功能,而且易發生齲齒、牙周病和顳下頜關節病,以至於影響心身健康。研究錯畸形的學科是口腔醫學的一門專科,稱為口腔矯正學(orthodontics)。
上下牙齒咬合在一起,其靜止狀態時的接觸關係稱為牙合(它是一個組合字,唸ㄏㄜ、,二聲)。常用於反映上下牙齒之間的位置關係,如中性牙合,遠中牙合(遠心位)和近中牙合(近心)關係。
據統計,與遺傳因素有關的牙頜畸形約占30%,矯治有一定的困難;而多數後天因素引起的遺傳畸形是可以防治的。 臨床表現 牙頜畸形的表現多種多樣,如個別牙齒的錯位、牙齒擁擠和排列不齊、上頜前突、下頜前突、雙頜前突、深覆合、深覆蓋、反合、開合、牙弓狹窄和後牙鎖合等。以上表現可單獨出現,也可合併出現。
第一類為中性錯合(neutral occlusion)。上下牙弓的近遠中關係正常;即正中合位時,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頰尖咬合於下第一 恒磨牙的近中頰溝。若全口牙齒無一錯位,稱為正常合;有錯位者稱為第一類錯合。第二類為遠中錯合(distocclusion)。當上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頰尖相對時,為輕度遠中錯合;若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頰尖咬合於下第一恒磨牙與第二雙尖牙之間,則為完全的遠中錯合關係。第三類為近中錯合(mesiocclusion)。若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頰尖與下第一恒磨牙遠中頰尖相對時,則為輕度近中錯;當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頰尖咬合於下第一、二恒磨牙之間時,為完全的近中錯合關係。
②毛燮均(中國矯正學之父)分類法。毛燮均於1959年在錯合症狀、機理、矯治原則三結合的基礎上提出的,共有6類: 第一類,牙量骨量不調。 第二類,長度不調。 第三類,寬度不調。 第四類,高度不調。 第五類,個別牙錯位。 第六類,其他。 ①固定矯正器。國內外流行的有Begg細絲弓矯正器和方絲弓矯正器。主要借助於粘在牙上的托槽及各種金屬弓絲共同作用,產生機械力,使牙齒向預定的位置移動,達到矯正目的。屬於高效能矯正技術。 ②功能性矯正器。利用肌肉功能力與矯正器共同作用,使畸形得以矯正。主要適於早期骨性牙頜畸形。 ③可摘矯正器。患者可自行摘戴,靠各種彈簧等產生的機械力,矯正錯合。其移動牙齒的能力不如固定矯正器。 對於伴有明顯骨骼異常的成年人牙頜畸形,常需要正頜外科與矯正共同合作,進行矯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