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18 Wed 2024 08:54
@牙科口腔外科醫療糾紛
- Dec 18 Wed 2024 08:48
@牙科根管治療醫療糾紛
- Dec 17 Tue 2024 08:20
@牙科齒顎矯正的醫療糾紛
- Dec 16 Mon 2024 09:40
@(轉)植牙法律糾紛 醫師自救教戰守則
植牙方興未艾,相關的醫療糾紛卻層出不窮。北醫牙醫學士、現任承展法律事務所執業律師蕭世光律師表示,法院裡的判例,真正被法官認定醫師有醫療疏失的不超過二成,然而一旦進入訴訟程序,無論最後是否被判定有罪,至少都會留下前案紀錄,形成永遠的污點。如何避免自費所產生的醫療糾紛,除了考驗醫師的技術,更考驗醫師的待人態度,以及最基本的法律自救常識。
法律講究實證 佐證文件不可少
- Dec 16 Mon 2024 09:11
@避免醫療糾紛的十大溝通技巧
避免醫療糾紛的十大溝通技巧
對病人與醫療人員而言,如何促進醫病溝通互信,如何避免醫療糾紛?建議可用這 「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十大溝通技巧」:
1、仔細聽:仔細傾聽,要講也要聽。不論醫與病都要聽出重點,弦外之音。
- Dec 13 Fri 2024 16:14
@牙科相關醫療爭議
- Dec 13 Fri 2024 09:50
@牙醫相關法律判決
- Dec 12 Thu 2024 15:32
@醫生或患者面對醫療糾紛,我們可以怎麼做?
不管是醫療機構、醫護人員或者患者,一般在從事醫療行為之前,都應該進行醫患充分溝通,醫療機構有義務向患者或家屬清楚告知病情、治療方式、藥物的使用、風險與預後情形等事項,病人也宜盡可能完整的表達目前的自身狀況,以對於醫療告知(informed consent
從醫療法的修訂談牙醫的告知後同意)如有不了解的地方,更需要主動詢問醫師,才能促進醫病的良性合作。即便真的遇到醫療糾紛,雙方也都應該把握「合法蒐證、諮詢律師、正當救濟」的原則防衛自身權益,而非在網路上謾罵、公開醫師/病人個資甚至於肢體攻擊,否則不只不能有效自力救濟,還有可能招致法律風險。
- Dec 11 Wed 2024 09:45
@牙科植牙常見的爭議
目前牙科市場植牙醫糾前四名分別是:術前評估不周、植牙技術不佳、收費契約不實、醫病溝通不良
植牙爭議已躍居牙科醫糾首位(37%),小至植牙失敗掉落,大至打傷神經造成下顎麻痺、麻醉風險致死,
而目前以「術前評估不周」導致手術失敗或傷害的爭議最為常見。例如:誤判牙床或槽骨高度(bone height)而使用過長植體導致
- Dec 09 Mon 2024 10:54
@(轉貼)臉書好友鄧允文醫師的貼文
現在的病患要求隨到隨看,要好、要便宜,還要馬上看。
預約要等是一種尊重,那些行業不需預約呢?剪髮、看房、餐廳不是都要嗎?
酸民奧客越來越多,我們只好築起更高的防火牆,避免奧客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