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臨床上判別矯正是否需拔牙,要看(1)牙齒擁擠程度(2)患者臉型(3)上下顎骨生長潛力等因素而定,應由專科醫師判斷,並與家長協商不拔牙的可能性,有時需戴功能性矯正裝置或頭套,此時需患者良好配合才可不拔牙矯正。
如果一味堅持不拔牙矯正,可能造成(1)效果不好(2)矯正治療後易復發(3)錯過最適當治療時機。
第一、假設一唇形向前凸的患者有中度的牙齒擁擠,此時需要空間來將擁擠的牙齒重新排列整齊,利用矯正力將牙弓向前撐寬,雖可將牙齒排整齊,但同時亦會將上下唇向前推,而造成暴牙及唇形向前嚴重突出的後果。反之,拔牙治療除可得到空間排齊牙齒外,同時亦可將前牙向後拉,改善嘴唇位置,令外貌得到進一步改善,嘴巴才不會看起來凸凸翹翹的。
矯正拔牙的空間在治療結束時,必然完全關閉不需要日後的假牙裝置,或是會對其他牙齒健康產生影響;
第二、患者有嚴重的齲齒(蛀牙)需要根管治療或要拔除,此時又合併有牙齒擁擠凌亂,矯正治療可利用拔牙的空間來解決牙齒擁擠情形,又可以省去原來反覆治療並且假牙不一定能持久的麻煩,一舉兩得。
b)拔牙的目的很多,主要可以改變側面臉型,亦可製造牙床空間,令原先擁擠雜亂的牙齒得以排列整齊,但製造空間並非只有拔牙一途,因此該不該拔牙確實有賴醫師審慎的考慮(比如改變牙弓的形態也可以產生空間)。
近年美國接受矯正治療的患者,約有百分之二十是拔牙矯正,但再二十年前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患者是接受拔牙矯正治療,這當然是矯正知識與技術材料的不斷進步,治療的選擇方式增加所致。
然而東方人由於臉型關係,選擇拔牙的治療方式稍多於西方人,一般說來暴牙、長臉形、或開咬(上下前牙沒有咬合或咬合過少)的患者,宜作拔牙的選擇。即使需要拔牙,患者也不必擔心,因為合格矯正醫師所做的拔牙矯正治療絕無副作用,更不至影響顏顎面及牙齒的健康與功能
c) 拔不拔牙是矯正醫師根據患者X光片,骨頭狀態,牙齒位置,角度,方向,臉型,及牙齒雜亂的程度作全方考量,才決定是否拔牙,並非矯正一定要拔牙
d)拔牙部位的選擇
<矯正拔牙時對各具體牙位的考慮>
任何牙齒都可能成為減數(拔除)的對象,但臨床拔牙時常因各牙的狀況和所處的部位而有不同的考慮。
1、上中門牙(1/1):上中門牙一般不作為減數對象。除非該牙已有嚴重外傷、牙根吸收、彎根、導萌失敗等特殊情況而不宜保留,其拔牙間隙除緩解前牙擁擠外,可移動同側的側切牙至中切牙位置並以烤瓷假牙冠修復以代替中切牙,同側尖牙牙尖加以修磨以代替側切牙。
2、上側切牙(2/2):如上側切牙位於遠離牙弓的齶側或牙根吸收、彎根牙等難以排入牙列時,或導萌失敗時,或因上尖牙完全唇向低位且牙根明顯近中傾斜時,可考慮拔除上頜側切牙後移上頜尖牙至側切牙位置並磨改牙尖,以替代側門牙。
3、尖牙(3/3)=犬齒:通常不為解除擁擠而拔除尖牙。因尖牙(犬齒)位於口角處,對維持口角豐滿度起一定襯托作用。且牙根粗壯,齲患率低,在保護牙合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應儘量加以保留,但如果尖牙因嚴重擁擠而完全位於唇側,且根尖斜向近中或牙根大部分吸收,牙根彎曲,導萌失敗等情況,也可考慮拔除尖牙。
4、第一雙尖牙(4/4)=小臼齒:常是拔牙解除擁擠的首選對象。該牙位於前後牙弓的中間,拔除後間隙很便利解除前牙擁擠,同時第二雙尖牙可與尖牙形成良好的鄰接關係,對功能和美觀都幾乎沒有不利的影響。
5、第二雙尖牙(5/5):當牙列擁擠程度或牙弓前突相對小時,如III類錯牙合關係(CL
III)有時為了便於磨牙前移以避免遺留剩餘間隙,拔除第二雙尖牙似乎更為有利;同時拔除該牙也有利建立I類磨牙關係。另外,由於第二雙尖牙萌出較晚,在牙列擁擠的病例有時完全舌向或頰向或埋藏阻生,也可考慮拔除。拔牙第二雙尖牙後通常保留第一雙尖牙。
6、第一恒磨牙(6/6)=第一大臼齒:很少為解除擁擠拔除第一恒磨牙,因該牙對正常牙合關係的維持及在咀嚼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應儘量保留;如該牙本身狀況極差,特別是當有牙冠因齲患大面積缺損或有嚴重根尖周病變而無法保留時,也可考慮拔除。早期拔除第一恒磨牙之後,擁擠的牙弓有可能進行滿意的自我調整,由於下第二恒磨牙向前自行調整更困難些,故下頜第一恒磨牙拔除應早於上頜第一恒磨牙。另外,第三磨牙牙胚的存在,對第一恒磨牙拔除後第二磨牙的近中調位也更為有利。
7、第二恒磨牙(7/7)=第二大臼齒:第二恒磨牙位於牙弓末端,故一般不為解除前牙擁擠而拔除,有時為便利第一恒磨牙向遠中移位而拔除,但這不能作為普遍的設計原則。如存在第三磨牙牙胚,有人認為第二磨牙的早期拔除有利於第三磨牙順利萌出而避免阻生,但拔除的前提條件是第三磨牙尚處於牙冠已鈣化而根尚未鈣化的時候,且可見牙胚基本直立或近中傾斜不大於30度角時。第二磨牙鎖牙合時也有拔除該牙後,讓第三磨牙向近中移動者。當第二磨牙近中阻生時,先拔除第三磨牙遠移第二磨牙然後再將其扶正。
8、第三磨牙(8/8)=第三大臼齒:有人認為第三磨牙的早期拔除可預防前牙進行性擁擠及矯治後擁擠的復發,但目前對此尚無明確定論。但拔牙設計時要充分瞭解該牙牙胚的發育情況及萌出方向,對其預後作出判斷。
9、下切牙(21/12):當一個下切牙因擁擠被完全擠出牙列時,可考慮拔除;而當下尖牙牙根嚴重近中偏斜同時伴有下前牙擁擠時,可考慮拔除同側側切牙,以便尖牙直立並排齊下前牙,III類錯牙合前牙覆蓋和覆牙合較小時,為了使反牙合糾正後咬合關係的穩定,有時也拔除一個下切牙。
拔牙的考量是全面性的,一定會在X光片與模型上得到答案的,誠如古諺: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仔細與醫生商討,應可明確得到解答的
暴牙的矯正案例(配合使用PRE/HEADGEAR/LIP BUMPER)
The Esthetic Impact of Extraction and Nonextraction Treatments
on Caucasian Patient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