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常常看到有些case上下前齒在咬合時碰不能一起。此時所有的咀嚼壓力都轉移至後排牙齒,後
排牙齒受到過多的咬合壓力和摩擦,會使咀嚼效果降低並導致牙齒嚴重受損。許多人都有這問題,但卻
沒有察覺,也有人能夠發現和矯正open bite(開咬)的問題,避免後排牙齒受到過度的磨損而產生一些
顎關節疼痛的問題
前牙因為無法碰觸密切咬合而懸空分離,嚴重者無法正常發揮咀嚼功效,影響消化功能,更會影
響美觀,說話會漏風,導致身心障礙等問題。
前牙開咬(anterior open bite)的發生原因很多,大體上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congenital &
acquired);先天性發生的機會較少,如:上下顎骨發育異常,導致前牙區發育的不足,引起前牙開咬現
象,或後牙過度萌發引起前牙懸空咬不到等。大部份的開咬仍是後天因素所造成,如:
- 不良的長期吸手指習慣(thumb suckling habits),使咬到手指的前牙呈開咬狀態,可以看到手指頭
呈杵狀且長繭。
2.不良的長期「舌式吞嚥」習慣。正常的吞口水動作,吞尖應頂在上前牙後方的硬顎上,同時上下唇
閉攏,然後吞口水,但「舌式吞嚥」者乃舌尖頂在上前牙間,長期作用施力在上下前牙後側,使上下前牙
無法密貼的咬在一起,易導致前牙開咬。
3.因鼻塞、扁桃腺腫大、鼻中隔彎曲等導致長期口呼吸(mouth breathing)的小孩,容易引起臉型變
長,上顎穹隆變深,前牙開咬等現象。
4.意外傷害,如車禍撞擊牙齒異位或顎骨骨折異位,使前牙無法密咬,這屬外傷性的傷害。
治療上,首先需要鑑別診斷,找出真正發生的原因,如果是習慣性引起者需事先阻斷不良習慣,如
常見的柵欄式矯正習慣阻斷器(tongue crib),可固定粘在牙齒上,其露出尖銳的柵欄,可以剌痛手指深
入嘴巴內之吸吮動作,進而阻斷此不良習慣,否則即使矯正後密貼之齒列亦會因不良口腔習慣而回復牙
齒開咬!若是嚴重骨骼異常或外傷顎骨異位所引起之開咬,則需藉正顎手術及傳統齒顎矯正治療達到正
常咬合。
前牙開咬治療圖例 開咬治療圖例~1 開咬治療例~1 開咬治療例~2
開咬治療例~3 開咬治療例~4 開咬治療例~5(拉到最下看圖)
開咬治療例~6 開咬治療例~7 開咬治療例~8(拉到最下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