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妙蓮眼藥水調查一千名成年男女發現,第一眼會注意異性的眼睛,再來就是「笑容」(smile)。所謂的黃金比例除了運用在身材跟手搖飲料上,就連笑容也不例外。經過精密計算後發現,微笑時剛好露出八顆牙,如師奶殺手裴勇俊和台灣名模林志玲,就是所謂的黃金微笑。為了追求這美麗的八顆貝齒,取而代之常映入眼簾的往往是武裝在牙前的鋼絲與鐵釘,沒看錯,那就是牙套。
牙套成為塑造黃金微笑的必備品。(圖片來源/柯惠文攝)
目不暇給 牙套千百種
牙套就是所謂的牙齒矯正器,可以改善咬合不正如:暴牙、戽斗等齒列不整的問題。其矯正原理主要是利用牙套上面各種型號的鋼絲矯正線,帶動牙齒以每個月1mm的速度移動,但因為個人狀況不同,也有了五花八門、任君挑選的牙套「款式」。
一般最常見的是金屬矯正器,除了價格便宜,加上摩擦力較小使矯正時間縮短,常廣為學生族群使用,但因為金屬矯正器常被認為較不美觀,所以又有了其他矯正器,如陶瓷矯正器、水晶矯正器、舌側矯正器,甚至最近幾年有了所謂「隱形」牙套之稱的「隱適美(invisalign)」牙套。隱適美利用3D影像科技,患者只需每兩個禮拜更換一次牙箍,而且牙箍擺脫刻板印象,以「透明」、「可隨時取下」作為標榜,讓愛美的女性頗為心動。但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隱適美的價格為一般金屬矯正器約一到三倍左右,廣為藝人、空姐或是需要和顧客密切接觸的職業所使用。
隱適美牙套透明的特點,成為愛美但又需矯正民眾的最愛。
牙套與瓜子臉「纖」女
矯正過程中,矯正器讓牙套族在進食上吃盡苦頭。以金屬矯正器為例,由於鋼絲矯正線力量的分配,門牙處於無力狀態,因而減弱撕裂食物功能,在牙套調整初期最為嚴重,甚至都只能靠流質食物撐過頭一周。牙套族在牙套初期體重便會明顯地下降,針對這種屢見不鮮的狀況,牙醫師建議牙套族仍應該均衡飲食,將食物切成小塊進食,待適應後體重也會逐漸回復正常,並不會像一般民眾對牙套的刻板印象:「有牙套,即纖女」,把戴牙套當成減肥藥。
「妳臉也變太小了吧!」相信這句話是所有暴牙或是戽斗等嚴重齒列不整的患者,最常贏得的稱讚。嚴重齒列不整的牙套族,因為上下排牙齒劇烈變化,常在矯正後女大十八變、醜小鴨變天鵝,更進一步塑造牙套的刻板印象:「戴牙套就會有瓜子臉。」日本一位台裔牙醫師長谷虎峰針對瓜子臉更進一步提出「神奇八十八度角」。經過觀察發現,西方與東方的偶像常擁有完美的瓜子臉,而瓜子臉的真相就是臉部與下顎的角度平均而言會落在八十八度。但如此刻意地調整角度,不禁讓人開始思考,究竟牙套的目的是為了流行還是為了健康?是整形還是療程?
牙套的目的到底是為了擁有整齊的牙齒還是成為八十八度角的明星行列?
(照片來源/柯惠文攝)
「星」路與「腥」路歷程
戴牙套的人數隨著矯正技術的進步、經濟許可,加上明星加持逐年攀升。做過牙齒矯正的藝人不勝枚舉,在台灣最有名的非小S徐熙娣莫屬,她在《小S牙套日記》以詼諧又真實的語氣,寫出牙套的艱辛與決定的勇氣。國外的藝人,則以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和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為代表,阿湯哥甚至在四十歲時才戴起牙套。
上述明星戴牙套的例子以「矯正」為主要目的,但不同的是牙套竟然也能兼具流行。在八十年代出現了裝飾型牙套(Grills),以寶石鑲嵌在牙齒上作為裝飾,多為嘻哈藝人所使用。在二○一三年音樂錄影帶頒獎典禮上Grills成為明星搶底片的必殺單品,女星碧昂絲(Beyoncé)以吸血鬼牙套登場,凱蒂佩芮(Katy Perry)更在牙套上大做文章地用字母排成《ROAR》,藉此宣傳她的新專輯中的單曲。
凱蒂佩芮(Katy Perry)在牙齒上大做文章,成功達到宣傳效果。(圖片來源/BeautiMode)
明星的一言一行,從腳趾到頭頂往往是大眾模仿的標準,當中也包含了牙套與裝飾性牙套,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醫學無法證實後者對人體不會有傷害。在東南亞,牙套基本上就是「金錢」的象徵,因而在青少年族群廣為流行,在流行的背後卻也暗藏的死亡的危機,泰國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指出有一名泰國少年因為配戴裝飾型牙套,引起甲狀腺感染導致心臟衰竭而死亡。台灣醫生指出雖然無直接證據可以證明牙套與死亡間的關係,但能確定的是,來路不明的裝飾型牙套中可能含有危害人體的金屬物質。
時尚與實用 找回本質
牙套之所以成為裝飾品,其原因就是它的外表被認為是不美觀的,進而將它昇華成裝飾品,以裝飾之名行掩蓋醜陋之實。但掩蓋了醜陋後,裝飾型牙套在明星的嘴裡卻空有外表,沒有實質的作用,讓人不禁開始思考,這中間到底出了甚麼錯?
與大眾不同的東西,常被歸類於醜,牙套在大眾文化裡沒有逃脫這個規矩。在一九九五年出品的《百變星君》,周星馳在電影裡不斷以「鋼牙妹」、「大鋼牙」等負面字眼調侃梁詠琪,二○一○出品的《初戀那件小事》中,女主角小嵐為了心儀的男主角在牙醫診所前瘋狂地喊叫,要求醫生拆掉牙套。即使這兩部電影相差了十五年,牙套在矯正期間,仍然扮演著醜陋、不美觀的角色。
「愛真的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這首來自梁靜茹所演唱的〈勇氣〉,套用在牙套身上,完全一拍即合、毫無破綻,戴牙套需要勇氣面對流言蜚語外,還得忍受兩年以上的口腔折磨加上不美觀的問題,常讓許多需要矯正的人卻步。近幾年由網路發跡的部落客小安,在部落格上以一系列的牙套日記成功打進年輕女孩的心,文章中除了記錄自身牙套變化外,也鼓勵需要做牙套的朋友拿出勇氣,只要醜兩、三年,之後就能擁有整齊的一口白牙,不必為了眼前的痛苦與醜陋而忽視了矯正後破繭而出的美麗。
很多牙齒矯正的患者往往「笑不露齒」,不是因為古代標榜的女性美德,而是因為認為牙套有礙觀瞻。華航二○一四的月曆照打破傳統,首次出現牙套妹,空服員鍾昀蓁大方露出配戴十個月的牙套,更說不會因此不敢微笑。由此可見,牙套美不美觀與否,全權掌握在自己的心態上,只要有自信地露出笑容,就算是鋼線纏身,仍是黃金比例。
不管有沒有所謂八顆牙限制,只要自信地露出微笑便是黃金比例。(圖片來源/柯惠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