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牙齒的印象是堅固無比、力量強大,因此會誤認爲牙齒牢牢地長在口腔中,並且是一動不動的。事實恰恰相反,牙齒是在終身不停運動的。兒童矯正牙齒,實際上是牙齒在牙槽骨中的移動,通過移動位置達到排齊牙齒,調整咬合關係等目的。當然,矯正牙齒是通過給牙齒施加矯治力來完成的,那麽沒有矯治力牙齒是否也在移動?回答是肯定的,自然狀態下牙齒也會移動,而且與矯正牙齒時的牙齒移動原理是一緻的,只是力的來源和大小是不一樣的。


與矯正牙齒不一樣,
自然狀態下,牙齒的移動是極其緩慢的。自然狀態下的牙齒移動雖然緩慢,但證據確鑿。我們的牙齒一顆緊挨著一顆排列成一個上牙弓,一個下牙弓。研究人員發現,剛換完牙的時候,牙齒和牙齒的鄰接是點狀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相鄰兩顆牙齒的接觸變成了面狀的。而且,人的牙弓長度是在逐漸縮短的,從十幾歲剛換完牙到五十多歲,牙弓長度要縮短2cm左右。以上兩個現像是由於牙齒具有一定的生理活動度。在咬合時,牙齒因受到向前的力而會有向前的運動(牙齒咬合力有一個較小的向前的分力)。經常性地向前推擠前面的牙齒造成了相鄰兩牙鄰面的磨耗,鄰面磨耗産生的間隙被牙齒向前的移動所關閉,這樣,牙齒和牙齒之間還是緊密接觸的,但接觸由點狀變成了面狀,而牙弓長度由於牙齒鄰面的磨耗和牙齒的前移變短了。


知道牙齒是在不斷運動的,有什麽意義呢?我們說,牙齒在自然狀態下的移動通常是極其緩慢的,但在有些情況下會加速。比如,一顆牙齒缺失後,它前後的牙齒,以及和它形成咬合關系的相對的牙齒原有的力量平衡會突然間被打破,這些牙齒會有一些加速的移動,缺隙兩側的牙齒特別是缺隙後側的牙齒會加速向缺隙移動,而與缺隙相對的牙齒則會伸長。


烤瓷冠等修複時,在磨完牙後會即刻製作一個臨時冠,在烤瓷冠製作完成、試戴合適之前,會一直戴用臨時冠。這個臨時冠除了有美觀等作用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
佔位。如果在烤瓷冠做好之前這顆臨時冠掉了,而患者又由於工作忙等原因很長時間沒有複診,那麽,這顆牙雖然沒有缺失,但由於被磨小了,它跟前後以及相對牙齒的接觸都喪失了,就跟缺牙的效果一樣。時間長了,這個間隙會有變化,按照原來的模型製作的烤瓷冠就有可能不能就位。
缺牙後做了活動義齒修復,但由於某種原因有一段時間沒戴義齒,在這段時間口腔內的牙齒也會有移動,尤其是缺隙後面的牙齒以及與缺隙相對的牙齒。牙齒移動後再戴義齒時會發現義齒就位困難,甚至完全不能就位。
所以,瞭解牙齒具有不斷運動的特性對我們還是很有裨益的。缺失牙齒應該及時鑲牙,鑲了義齒不能長期不戴,臨時冠掉了應該盡快複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崇愛牙醫 的頭像
    崇愛牙醫

    崇愛牙醫診所(資料重建中,歡迎新舊朋友)

    崇愛牙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