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口腔矯正醫學會第七屆第二次學術特別演講-TMJ的方寸之間----詳情1  (點入看詳情)

1.凡參加過11月專題演講者享8折優待
2.凡參加學術活動另再贈送Dr. Eiji Tanaka精美講義

臨床上看到接受過齒顎矯正過的患者乍看似乎符合矯正的標準,但是卻出現嚴重顎關節障
礙的症狀,這些患者在重新取CR,用face  bow  transfer 並mounting在咬合器上的CR位置,就會發現CO及CR之 間的discrepancy與中心位平衡側咬合干擾,才是顎關節障礙的主因。因為一開始沒有建立正確的顎位,condyle在 m u s c l e 的 異 常 機 能 下 形 成 一 個 c o m p r o m i s e d  occlusion,所以TMJ/basal  bone/muscle/occlusion的關係不是在一個健康的生理狀態,而造成咬合干擾,因此不是造成TMD的夢魘,就是逃不過relapse的命運。所以矯
正醫師或者是牙醫師,千萬不能忽略顎關節、咬合與牙科治療的關係,尤其是矯正牽涉到顎顏面口腔系統的重建,要 診 斷 出 一 個 m a l o c c l u s i o n , 再 將 它 回 歸 正 常 ,
pretreatment  diagnosis會影響到治療的過程及治療後的安定。


這次日本德島大學田中教授來台灣的特別演講,從TMD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不正常的jaw movement造成joint overloading講起,再談如何去利用MRI的3D    model
system去分析在jaw  movement時的joint  loading,如此就能更加的了解TMJ的biomechanical  enviroment,就能夠下正確的診斷及適當的矯正治療計劃。

最後田中教授帶來三十個以上TMD的病例,從MRI的3D      model system診斷到矯正治療重建咬合,患者的TMD症狀緩和及long-term  stability。不論是矯正治療或是全口重建,
都是在建立患者正確的顎位而得到良好的咬合功能,使得TMJ/basal  bone/muscle/occlusion達到和諧的狀態,希望藉由這次的演講,能讓大家對TMJ有一番新的認識,因
為原點錯誤的設定,差之毫釐卻足以失之千里。


 牙醫界對TMD相關議題的演講一向聞之卻步,但在這個講求全方位治療的新世紀,掌握正確的知識無疑為新世代牙醫學增添利器,不僅臨床工作更加得心應手相對也伴
隨知識經濟knowledge  based  economy,僅以此與大家共勉

中華民國顎咬合學會創會會長 林崇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崇愛牙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