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咬合異常、創傷、精神、營養、發育,全身疾病或局部結構異常等因素造成的一種顳下頜關節的病理性改變,稱為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TMD temporomandibular dysfunction syndrome),該綜合征並非指單一的疾患,而是一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的疾病的總稱。臨床主要表現為關節區或關節周圍肌的疼痛、關節彈響或雜音,以及關節運動、開口度、開口型異常等。臨床分為咀嚼肌功能紊亂類,關節結構紊亂類及關節器質性改變類。 本病好發青壯年,20-30歲女性患病率高,大多數為功能紊亂表現。本病早期有較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方法,治癒率較高,器質性破壞患者多數是未經正規治療者、未及時接受治療者,因此,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是關鍵
[症狀]
1.關節區及咀嚼肌附著區疼痛; 2.下頜運動時伴輕重不等的彈響或磨擦音(clicking&crepitus); 3.不同程度的下頜運動障礙,如張口受限、張口度過大及開口型異常等; 4.有時肌肉痙攣、疼痛可延至頸肌、甚至後背肌肉,並可找到壓痛「板機點」(trigger zone); 5.常有合關係異常;
[診斷依據]
1.關節區或關節周圍肌肉疼痛,有時疼痛可放射至頸、頭、顳等部位; 2.關節彈響或雜音; 3.關節運動,開口度及開口型異常; 4.合關係異常或垂直距離改變; 5.肌電圖檢查顯示患側口頜系統肌電圖出現異常變化; 6.X線檢查或造影攝片顯示髁狀突位置不正常、後期有關節頭或關節凹形態改變和骨皮質不完整;
[治療原則]
[療效評價]
1.治癒:症狀消失,張口正常。 2.好轉:症狀減輕。 3.未癒:症狀無改善。
[醫生提示]
該病常為綜合因素引起,與精神心理障礙、合關係紊亂、不良口腔習慣有關,因此,預防本病的關鍵是調節生活節奏和秩序,合理飲食、保持口腔清潔,鍛煉身體。定期口腔檢查,及早治療異常的合關係,尤為重要。對積極治療無效者,則應高度警惕口腔及耳部的惡性腫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