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矯正已經是被人們普遍接受的一種有效矯正錯頜畸形的方法,初戴矯正器時的“滿嘴鋼牙”和酸痛感甚至讓一些人想要放棄矯正,但是去除矯正器後的驚人變化,有時不亞于毛毛蟲的美麗蛻變。可是,別高興得太早,經歷過牙齒矯正的不少人都發現矯正後還是可能產生復發,這與矯正計畫以及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有關。專家指出,最新的矯正觀念是,在進行了牙齒矯正後,應終身佩戴保持器(retainer)。
●整齊牙齒“原形畢露”
“醫生,您看一看,我以前做過牙齒矯正,當時矯正得挺好的,可現在怎麼又亂了?”
半年前剛剛取下矯正牙套的小強又到了醫院牙科,小強說自己以前有兩顆門牙外翻,其他牙齒也不整齊,弄得自己不敢大笑,說話時也總愛低著頭、手掩著嘴。
正因為如此,他才在自己26歲時下定決心一定要重新矯正牙齒。經過近兩年的矯治,今年上半年,他滿嘴“跌宕起伏”的牙齒終於“修成正果”,一張嘴,雪白整齊的牙齒人人誇讚。
矯正好牙齒後,他按照醫生的指導佩戴了保持器,沒過幾天,他認為牙齒已經矯正成功,便摘除了保持器,這半年內也沒有遵照醫囑定期回醫院復診。
誰知,才過了半年,整齊的牙齒又開始東倒西歪了。
●每個人都可能復發(relapse)
像小強這樣的情況,在臨床上發生率較高,對於未成年人來說,由於牙齒未完全定型,又不能堅持正確的保持方法,常會出現輕重程度不同的“反彈”。
牙齒矯正是將牙齒從一個位置移到另一個位置,而移動後,牙齒周圍的骨頭和韌帶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慢慢改建並穩定下來。如果矯正後看到牙齒已經排列整齊,就以為不需要佩戴保持器,那麼矯正後的牙齒還會向著以前的位置慢慢移動,矯正便前功盡棄了。
幾乎每個矯正的人都會遇到輕重程度不同的復發,一般復發不會像矯正前那麼嚴重,輕微的復發病人都能接受,也無需再次矯正,而大多數人可通過補救恢復整齊。
●矯正後復發有原因
牙齒矯正的復發與矯正計畫有直接的關係,而矯正後的復發也與多種因素有關。比如在矯正治療過程中,移動牙齒要緩慢施以輕力,矯正力過強或是超過限度的矯正,由於牙齒、頜骨和肌肉未能形成協調和平衡,易導致復發;
有不良口腔習慣的患者,在矯正完成達到正常牙齒排列、咬合關係時,由於異常的生長發育方式或者不良口腔習慣未能根本去除,還有著強烈的復發趨勢;
而且成年人的矯正治療與青少年相比有很大不同,這是由於成年人生長發育已經完成,代謝速度變慢,生物反應性降低,牙槽骨改建比較緩慢,牙齒移動相對慢一些,所需要的治療時間也較長,且矯正治療後易於復發,治療後的保持就顯得更加重要。
●應終身佩戴保持器
“矯正時不能急於求成,從矯正計畫到之後的保持,都要一步步做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復發。”矯正計畫的制定應該經過檢查、診斷、取牙頜模型、拍X線定位片等準備工作,再根據模型分析、X線投影測量的資料結果來進行診斷,制定矯治計畫。
對於複雜病例,還要請專家進行會診。矯正治療前,還必須治療口腔內的牙體、牙周疾病,如治療齲齒、清潔牙結石等。矯正治療的療程較長,一般為1~2年,之後還要定期復診,因此,患者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能急於求成,要儘量避免半途而廢。
而按照現在的觀念,在矯正成功後,應該堅持長時間戴保持器,有必要的話應該終身戴保持器,以保證牙齒永遠齊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