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顧嬰兒睡覺時,安全是首要重點,其次才是如何兼顧嬰兒頭型、臉型的美觀。提醒媽媽,讓嬰兒睡出漂亮頭型所要掌握的重點有:
1.時間:出生後三個月決定頭型,六個月內可矯正。
2.變化:孩子頭型要漂亮,媽媽就要辛苦、勤勞。每隔幾個小時就要幫嬰兒變換姿勢,側睡、趴睡時要幫寶寶的臉換邊,才不會睡出歪臉蛋。
3.安全:不管是那一種睡姿,都要保持床上平整、沒有雜物。寶寶趴睡時,雙手要露出,不可以離開大人視線範圍內,隨時觀察寶寶的狀況,是確保嬰兒安全的最佳方法。
4.健康:不同狀況下的嬰兒有不同的禁忌。像是寶寶生病時,最好不要讓他趴睡或側睡;但是當嬰兒喝完奶之後,讓他右側睡可以幫助消化、讓嬰兒感覺舒服,這時仰睡反而容易吐奶。視不同狀況給予嬰兒不同的照顧,是較好的選擇。
長庚醫院顱顏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廖郁芳指出,嬰兒出生後前三個月頭型是可以改變的,如果覺得寶寶頭型不太對稱,或是形狀有異,父母親要探討原因為何,再對症治療,一般可能的原因分為兩大類:
(一)可能是頭顱骨縫癒合過早,嚴重者必須就醫開刀。
(二)是姿勢變形,其中又細分為四種原因:
1.胎兒頭部在自然生產時受到產道壓迫,產生產瘤,這種狀況通常幾天之後就會消失。
2.頭歪向一邊,脖子無法自由轉動,脖子有硬塊或筋較緊,形成斜頸症;這種狀況要接受專業復健,嚴重時要開刀。
3.神經系統發育差,這種狀況通常早產兒較常發生。
4.長期睡在同一側所造成;這個原因所造成的變形,在嬰兒出生六個月內可透過睡姿加以矯正。
睡姿對牙齒的影響
睡姿除了會影響頭型之外,對牙齒的咬合也會有所影響。廖醫師指出,趴睡會讓嬰兒頭型較長窄,形成所謂的高額頭,上顎牙床的牙弓會比較窄,易造成牙齒空間不夠,長得比較擠。至於仰睡雖會造成頭型短扁,但較不會有牙齒空間不夠、長得擠的問題發生;至於仰睡會不會造成戽斗?廖醫師表示,理論上有這個可能,但沒有這方面的科學證據可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