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牙列不齊需矯正的患者中,有相當比例的人對牙列不齊的相關知識存有錯誤觀念,因而延誤了牙列不齊矯正的最佳時機。如何有效應對牙列不齊的矯正呢?
錯誤觀念一:對牙列不齊進行矯正主要是為了外貌美觀
這一認識是片面的。從生理角度講,牙列不齊會影響口腔的清潔,因而好發齲齒、牙齦炎及牙周炎等口腔疾患。國內外的許多研究,口腔疾病的許多致病菌與心內膜炎、細菌感染、腎炎、關節炎及胃炎相關;牙齦炎孕婦的早產比例較一般孕婦高。最近的研究還發現牙齒是傳達腦刺激的內臟器官,牙齒脫落不僅影響消化吸收,由於對腦部的刺激明顯減少,進而影響腦細胞活力,導致記憶力減退,使老年癡呆症發病率升高。從心理角度看,牙列不齊嚴重影響容貌美觀,直接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牙列不齊矯正不僅是為了容貌美觀。
錯誤觀念二:牙列不齊矯正的時間只能在11——13歲之間
臨床上選擇牙列不齊矯正的最佳時機是以乳牙替換結束,恒牙萌出初期為標誌,一般是在11——13歲之間為最佳矯正時機。因為此時口腔內恒牙大多已萌出,牙弓發育已基本完成,因此牙列不齊的發展也已基本定型;同時,這個年齡階段孩子頜面部發育仍處於生長發育的快速期,而牙齒矯正尚需要利用頜面部的生長發育潛力,從而使牙齒移動及牙槽骨改建的效率達到最佳水準;
還有,此時孩子心理發育日趨成熟,並開始注重自己的面部美觀,在一定程度上尚具備主動要求進行牙齒矯正的動機。不過有些牙列不齊矯正應在牙齒替換階段,恒牙列未形成之前進行矯正,以免影響面型的發育,如口腔不良習慣所造成的牙列不齊、前牙反咬 、嚴重的上頜前突以及牙弓內的多生牙等。但近年來在臨床推廣應用矯正新技術層出不窮,方絲弓矯正技術作為臨床學院派的主導體系,為牙列不齊矯正的綜合品質提供了保證,可以滿足各年齡層次牙列不齊患者的矯正需求。
錯誤觀念三:矯正治療會造成將來牙齒鬆動
其實這是誤解的。現代口腔矯正學研究顯示:牙齒矯正是通過輕力誘導牙齒移動,是一種緩慢的生物性改建過程,被移動的牙齒一側牙槽骨吸收,另一側牙槽骨新生重建,最終使矯正後的牙齒重新定位長穩定。使牙齒正常生長發育,發揮正常的口腔咀嚼功能,使食物得到充分的咀嚼,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牙齒排列整齊,還容易保持口腔清潔,減少口腔的創傷,保證牙周組織健康發育。牙齒矯正療程因牙列不齊的嚴重程度不同和患者的配合情況而有差異,一般為1.5——2.5年。患者戴上矯正裝置後最初口腔內會有輕度不適和個別牙齒的輕微酸脹,經過一週上述症狀會逐步消失,並很快適應。在整個矯正過程中,牙齒會有輕度的鬆動,這是暫時現象,也是正常現象,一旦矯正結束經過固定階段,牙齒就不再鬆動。另外,矯正過程中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遵循醫囑、準時復診,避免進食過硬的食物以免損壞矯正器,保持口腔清潔,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的矯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