戽斗名人不少,藝人陳為民,前總統李登輝、歌手周華健也是小戽斗一族。牙科醫師李慈心表示,小孩或青少年齒顎矯正時,上下顎骨骼前後差距不嚴重者,戴矯正頭帽、牙套即可,但大人則需視複雜程度進行正顎手術,同時還需一併考量其他疾病風險。

中山醫學大學齒顎矯正科李醫師指出,戽斗與基因遺傳有關,以東方的日本、台灣為多見。一般早期矯正的黃金期約是8到10歲,可先戴改良型反拉式矯正頭套,不妨礙讀書寫功課,齒列矯治成正常咬合關係之後,等恆齒換牙完畢,進入第二階段齒列矯正,再戴兩年牙套。

至於18歲以上成人,確定下巴沒有再生長位移,先接受齒列矯正,俟牙齒排列平整後,再進行正顎手術,術後亦需戴維持器以固定。至於矯正期間的回診,小孩約3周、大人約1個月1次。

有些人以為戽斗好福氣,小時後不用矯正,等長大再進行矯正手術即可,李慈心醫師說,這是錯誤觀念,因為,牙齒咬合不良會引起消化問題,多少會影響身體健康,而牙齒骨骼前後關係差異較大的患者,在學齡期的兩階段齒列矯正有時雖無法完全矯正過來,但成年後的正顎手術也會比較簡單,臉型外觀看來也較理想。

很棒的一場三級咬合演講!旅居LA四十年經驗的陳秀娟醫師

雙暴牙性戽斗 (原自好友蔣金玉醫師的病例)

改善口呼吸及壓低凸顴骨矯正帽套 (陳秀娟醫師的治療方法)(原自dr.蔣金玉)

鞋拔式戽斗,也能重新擁有完美的下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崇愛牙醫 的頭像
    崇愛牙醫

    崇愛牙醫診所(資料重建中,歡迎新舊朋友)

    崇愛牙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