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4這是一例成人的矯正案例,可以見到上顎的咬合觀呈現擁擠(CROWDING),屬安氏二類一分類(ANGLE CL
II div 1)
初始利用遠心移動棒(carriere distalizer)來做後牙段的後退,讓整體空間得到運用與改善弓形(arch form),從圖片可以看到牙弓型態不規則像是毫無章法的狀態
2007.12.01所見,可以見到遠心移動棒正逐步作動中,病人的配合戴用橡皮筋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特點是作動時間約5~6個月,利用H 6 1/4" (6.4mm) 6 1/2 oz的皮筋來做二類的牽引,24hrs配掛,這當中門牙會逐漸出現間隙(space),越多代表後退量越大,逐漸的你會看到molar慢慢進入一類咬合關係(CL I RELATIONSHIP),也就是DR. LUIS CARRIERE所講的CL I PLATFORM
2008.04.18經過半年的作動期,遠心移動棒功成身退,可以看到上顎第一大臼齒(=磨牙,MOLAR.磨牙為大陸所稱的第一大臼齒),其牙齒的軸向位偏轉成方正,這就是遠心移動棒作動的證據,原先的MOALR所呈現的是近心旋轉(MESIO-ROTATION)(近心=大陸叫近中)
此時將遠心移動棒取下,進入carriere SLB自鎖矯正器(=托槽)黏著,進行牙列的整平排齊,讓弓型逐漸轉好,可以看到使用的是第一條線,稱為0.014"BLACK -DIAMOND WIRE
2008.05.19所見仍在整平排齊(LEVELING & ALIGNING)的階段,注意看後牙段的654/456利用8字結扎做被動結扎(PASSIVE
LIGATION),注意是被動,也就是只HOLDING住而不TWIST
2008.07.15 所見,可以看到弓絲已進入016X025"的THERMAL NITI WIRE(熱激活弓絲),初見方絲作動階段可以看到弓型已漸進入較佳的情況,門牙的突度也收了進來,注意CL I PLATFORM的關係要維持好,
2008.10.10所見,可以看到弓型已慢慢形成卵圓形(OVOID FORM),很顯然其原來的弓型得到相當不錯的改善,這樣的作動機制不到一年,真正印證CARRIERE DISTAIZER+CARRIERE SLB的相輔相成的作用速度,可見自鎖式矯正器已逐漸形成矯正的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