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我們常會遇到咬合處於深咬的狀態,或是curve of spee 呈現陡峭的情況curve of spee,尤其在直絲弓矯正器(straight wire
bracket)很容易在牙齒排列的過程當中,出現咬合變深的現象,這都是支抗不足的原因產生molar mesial tipping(大臼齒近心傾倒),讓咬合加深,因此,
lever arm的臨床使用與操作變成矯正醫師一項既方便又迅速的方法,這在先前曾有po文,於今重新在po過一次,上圖所看到的就是使用lever arm的情況,lever arm的hook是掛在主線上的
它可以使molar tip back形成直立的狀態,也可以壓低前牙(anterior intrusion),讓curve of spee(史必氏曲)走平,使咬合平面平齊化,這就是咬合變淺的一項操作
這是病人先前咬合呈現深咬的狀態(未使用lever arm)
由右側面看,lever arm穿入molar band的tube裡,讓tip back bend產生molar tip back,進一步產生molar uprighting(直立),lever arm的掛鉤則掛在主線上,既直立大臼齒,且壓低前牙,讓咬合進一步打開,
以下我們來圖示lever arm的一些基本操作
首先取一條直線式包裝的016x022或是017x025的ssw(不鏽鋼弓絲)或是CNA wire,利用雙喙鉗(bird beak plier)來彎制成垂直狀(使用的距離可以先在模型上或是口內先行比劃一下,以紅色記號筆做mark)
記住!彎線時一定要注意鉗子要挾弓線寬的部份,也就是這樣才能順勢入線到頰面管裡,不要等彎好了才發覺反而是挾到窄的部份,怎麼穿不過頰管?
可以看到wire彎成垂直狀
在交角處利用雙喙鉗的圓頭那一邊,先行彎制掛鉤部份
以大鋼剪剪去,留下的掛鉤外觀
由記號筆刻劃處,也就是在大臼齒前端約3~4mm處,彎制大臼齒后傾曲(molar tip back bend),我一般是以約45度左右的,因為當操作於大臼齒頰面管時,其角度會減少,所以我會預留一下角度,以補償操作時多少會喪失的tip back bend的角度
再以de-la rosa plier(弓絲調整器)來調整彎度,也就是順著牙列的外型來走,plier的操作是來來回回輕壓,就可以成型,
注意左右的lever arm與掛鉤位置相反,操作彎制時要注意不要忽略了
以打火機輕輕過火三巡,最主要是讓弓絲更輕柔,從圖中可以看到整個lever arm的形態與后傾曲的型態
這就是置入於口腔內的景象,lever arm還有很多變異的操作,可以讓下壓的力道更大(如在掛鉤那一端後約5~6mm處,再彎制一個gable bend,可以讓lever arm的力度更強)
有些若是有弓絲刺激黏膜的狀況發生,可以先在操作過程尾端放上保護套管,如此就可以把頰黏膜保護住,免於刺傷或是刮傷